地球科学概论 第二章 地球空间科学 第四节 天体及天体系统的起源与演化

一、恒星的起源与演化起源mermaid.initialize({startOnLoad:true}) graph LR A["星云(气体和尘埃)"]--自引力-->B[气体球]-->C[主序星]-->D[红巨星] E["(势能)"]-->F["(热能)"]-->G["(原子能)"] 演化原恒星阶段(胚胎)前主序阶段(少年)主序星阶段(青年)红巨星阶段(中年)恒星的归宿(老年)白矮星自由中子星黑洞1

- 阅读全文 -

地球科学概论 第二章 地球空间科学 第三节 太阳和恒星世界

恒星与星云是宇宙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天体。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等离子体)组成,能够自行发光发热的球形或类球形天体。一、太阳1. 日地平均距离即天文单位 = AU = $1.496\times10^8km$(约 1.5 亿千米:地平视差法、激光测距法)2. 太阳的物理特征角半径:16′线半径:$7.0\times10^5km=109R_⊕$质量:$2.0\times10^{30}kg=332000M_⊕

- 阅读全文 -

地球科学概论 第二章 地球空间科学 第二节 太阳系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太阳及受其引力约束环绕它运动的天体构成的体系。太阳系由太阳、八大行星、5 个矮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构成。一、太阳系成员(一)行星(Planet)行星分类地球为界分:地内行星 / 地外行星小行星为界分:(带)内行星 /(带)外行星按物理化学性质:类地行星 / 类木行星行星简介仅列出部分行星部分特征金星(太白):逆向自转土星(镇星):土星环天王星:赤道

- 阅读全文 -

地球科学概论 第二章 地球空间科学 第一节 宇宙概说

1、宇宙的定义哲学宇宙:宇宙无限空间无限:无边无际(无边界,形状和中心)时间无尽:无始无终(无起源,年龄和寿命)科学宇宙:可观测宇宙(总星系):时间上有起源、空间上有边界。年龄:138.2 亿年,半径:465 亿光年。2、宇宙的组成天体:是宇宙空间的物质形体,宇宙中所有物质与能量的统称,又称为星体。自然天体:恒星、行星、矮行星、卫星、小行星、流星、彗星、星云、星际物质,红外源、紫外源、射电源、x

- 阅读全文 -

地质学基础 第二章 地球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地质作用及其能量来源

一、基本概念我们把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总称为地质作用。引起地质作用的自然力称为地质营力。二、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地内热能重力能地球旋转能太阳辐射能潮汐能生物能三、地质作用的分类.tg {border-collapse:collapse;border-spacing:0;}.tg td{border-color:black;border-style:

- 阅读全文 -

地质学基础 第二章 地球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二、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地震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纵波可以通过固体和流体,速度较快;横波只能通过固体,流速较慢。它们的传播速度随介质改变,对地球起到“透视”作用。不连续面:地震波传播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面。一级不连续面有两个:地下 33 km,莫霍面,横纵波增速。地下 2900 km,古登堡面,纵波降速,横波消失。PS:读图由上至下(地表 -&g

- 阅读全文 -

地质学基础 第二章 地球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对地球形状、大小的认识第一级近似:圆球形第二级近似:“旋转椭球体”第三级近似:“大地水准体”(二)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最新数据仅列出部分:地球赤道半径(a):6378.1 km地球极半径(c):6356752 m扁率:1/298(三)地球的其他数据仅列出部分:地球平均半径:6371 km赤道周长:4 万 km海洋面积占比:70.8%陆地面积占比:29.2%大陆平均高度:825

- 阅读全文 -

地质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地质学概述

一、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但与地理学、生物学、气象学、天文学研究侧重点不同。二、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划分地质学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主要是资源与环境条件的评价。地质学二级学科的四大分类依据基础性学科、应用性学科、前沿和交叉学科以及技术支撑学科(存疑)。三、地质学研究的特点和方法 (一)地质学

- 阅读全文 -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第四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与目的

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学科建设任务社会实践任务文化教育任务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目的阐明各国各地区人文现象的分布规律,也就是从区域的观点来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或某地具有什么样的人文地理特征;探讨其形成的原因;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为各级政府部门决策制定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参考。

- 阅读全文 -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人文地理学古代人文地理学主要贡献:产生了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对人地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古代出现了四种人地思想的萌芽: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人定胜天思想天人相关论因地制宜思想积累了大量以区域人文地理论述为特色的人文地理知识。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及各种史书、地方志和游记等。二、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引进和发展鸦片战争后,西方地理思想传到中国。在张相文、竺可桢、胡焕庸、张其昀、任美锷

- 阅读全文 -